跳到主要內容
:::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積極建立學生對本科之認知與了解,進而提高其對本科學習之興趣。
  2. 培養學生主動求知與積極創造之精神,以增加其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
  3. 主動建立學界與業界之橋樑,讓學生能學以致用。
  4. 豐富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生活品質,並擴展其視野,進而增進其對整體人類社會之關懷。
  5. 養成學生終身學習之態度,奠定生涯發展之基本能力。

 

科培育目標分析表

目標分類

培育目標

配合課程情形

1.技術能力

1、培養建築工程技術相關實務之能力如手繪及電腦繪圖、設計、電腦應用等技術。

2、從實習中奠定實務經驗之基礎。

3、以業界之需求為培訓學生之目標。

建築結構概論、建築製圖實習、測量實習、電腦繪圖實習、專題製圖、建築工程實習、模型製作、基本設計、建築表現、建築素描。

2.專業知識

1、使學生充分了解建築之週邊相關知識,以作為將來升學及就業之基礎。

2、傳授有關工程圖學、測量學、力學、建築材料等之基本知識。

3、奠定學生創造思考、自我發展之能力。

建築工程概論、建築結構概論、建築材料、工程力學、建築設備、法規、電腦軟體應用、人體工學、測量學、工程圖學實習、建築製圖實習、建築設計、電腦繪圖實習、測量實習等基本知識。

3.職業道德

1、建立工業安全之觀念。

2、陶冶人文基本素養。

3、培養敬業樂群之精神

4、養成樂於服務社會之態度。

5、擴展其國際視野。

6、培養勤奮向上、樂觀進取人生觀。

7、培養責任心、榮譽感及自我肯定信念。

1、國文、社會科學概論、生涯規劃、專業及實習科目、班會、聯課活動及週會。

2、並在專業及實習科目中多方面融入職業道德涵養及進行具體化職業道德評量。

4.進路導向

1、激發其學習之興趣並鼓勵其積極進修

2、充分了解學生之性向引導其作升學及就業方向之準備

1、升學方面:力學、測量學、工程圖學、建築材料。

2、就業方面:建築製圖實習、測量實習、電腦繪圖實習、專題製圖、建築工程實習、模型製作等。

5.人文素養

1、尊重生命之價值。

2、培養正確之工作價值觀。

3、培養對美的鑑賞能力與涵養藝術的生活。

4、關懷社會與重視環保之情操。

中國史地、生命科學、社會科學概論、音樂、美術、班會、聯課活動及週會。

6.配合社會變遷及地區產業界互動

1、使學生了解社會經濟與企業發展之互動性及灌輸關懷社區之觀念。

2、讓學生了解市場需求及未來趨勢之訊息

 

1、鼓勵學生多參與社區藝術活動。

2、利用假日聯合地區營建業及相關產業舉辦研習,並鼓勵學生參加。

3、提供相關課程訓練之。

4、鼓勵學生創造自我之風格。

5、鼓勵學生參與外界之活動並積極參觀各類人文或科學之展覽。

7.發展特色及其他

1、學生對於自己將來之目標非常明確。

2、升學與就業兼顧,並奠定升學與就業之基礎。

3、課程活潑、有趣又能激發學生創造思考之能力。

4、強化學生人文素養與並提昇將來生活品質之要求。

5、學生從作品之成就中得到一份驕傲,進而追求更高之成就。

6、朝著本科發展目標,配合課程設計,加強學生信心,並鼓勵本科所有同仁與學生共同努力往目標邁進。

7、使學生具備創造思考、自我發展之能力,以適應未來資訊化、科技化、國際化、多元化之社會環境。

8、提供兼具學術導向、職業導向學習環境使學生有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以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礎能力。

1、多增加課後輔導,以補廣而不精之缺憾。

2、實習材料作計畫性應用及重複多次使用。

3、多安排學生至業界實習以了解業界之現況與先進之設備。

4、希望開放共同科目與專業科目之混合選修。

5、與土木科作有系統之資源整合。

 

 

目標分類

培育目標

配合課程情形簡述

1.技術能力培育建築工程監工及維修之技術人才,訓練泥工砌磚、建築製圖及測量之基本技能。規劃專業實習科目,採用分組教學,以能力本位評量,建立實作經驗,並輔導取得技術士證照,落實職業教育目標。
2.專業知識充實職業知能,培育單位行業職業工作之基本能力,及解決問題的知識。電子學、基本電學、計算機概論、電腦應用、數位電子學、微處理機、電子儀表、電子電路、通信電學、電視原理等專業科目,課程連貫,完整規劃。
3.職業道德陶治職業道德,培養敬業樂群,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教學過程中,提示學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及處世接物的原則,培養正確的職業道德態度,並以身作則。
4.進路導向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以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礎。專業科目的開設,配合學生之志趣需要及師資設備條件,以加強輔導學生技術能力與理論,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5.人文素養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注重生涯規劃,豐富生活內涵,並增進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一般科目著重人格修養、文化陶冶及藝術鑑賞,以期學生成為均衡發展之健全公民。
6.配合社會變遷及地   區產業界互動透過教學,導引學生具有獨立、客觀及批判思考與判斷能力,以適應多變的社會生活環境,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建立產學合作關係。利用社會資源,適時帶領學生到校外參觀有關設施,使理論與實習結合。
7.發展特色及其他注重診斷性評量及形成性評量,以進行學習輔導,利用社會資源以改善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以配合科技進步和時代要求。與社區有關機構保持聯繫,以瞭解業界用人之趨勢與技能,規劃教學課程。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